第1章 两宋遗风 第一节 赵匡胤开国 黄袍加身定鼎宋朝(第2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赵匡胤接到出兵抵御契丹和北汉联军的命令后,率军北上。在行军途中,赵匡胤表面上按兵不动,暗中却与部下密谋兵变之事。他派遣亲信将领传达兵变的计划和要求,让将领们在军队中做好动兵变的准备工作。将领们按照赵匡胤的指示,秘密召集士兵,传达命令,确保全军将士都了解兵变的目的和意义。
同时,赵普等人开始在军中散布言论,鼓动将士们拥立赵匡胤为皇帝。他们利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谶语和谣言,渲染赵匡胤是真命天子,只有他能够统一天下,结束战乱。这些言论在军队中迅传播开来,引起了士兵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。一些忠诚于赵匡胤的将领也开始带头呼应,表示愿意拥立赵匡胤为皇帝。
黄袍加身
公元o年正月初一,据说契丹和北汉联军入侵边境的消息传到开封。大臣们慌忙派遣赵匡胤率领军队北上抵御。大军行至陈桥驿时停驻下来。当晚,赵普、赵匡义等人在赵匡胤的默许下,开始在军中制造舆论。他们让将士们相互传言,说现在皇帝年幼,我们为国出力,却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功劳。如果能够立一位有能力的将领为皇帝,我们就有了主心骨,今后也能享受荣华富贵。
这些传言在军队中迅传播开来,引起了士兵们的共鸣。他们纷纷表示愿意拥立赵匡胤为皇帝。于是,将士们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,高呼万岁,正式拥立他为皇帝。这一事件被称为“陈桥兵变”。
在黄袍加身的过程中,赵匡胤表现得非常淡定和从容。他先是假意推辞,说自己无德无能,不敢接受如此大任。但将士们纷纷表示,他们是真心拥立赵匡胤为皇帝,希望能过上安稳的日子。在这种情况下,赵匡胤才“勉强”接受了众人的拥戴。
回师开封
拥立赵匡胤为皇帝后,将士们迅整顿军队,向开封进。赵匡胤率领军队返回开封,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。开封的守将石守信、王审琦等,都是赵匡胤的亲信,他们早已做好了内应的准备。当赵匡胤的军队抵达开封城下时,石守信等将领打开城门,迎接赵匡胤入城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赵匡胤进入开封后,范质等大臣无奈之中承认了赵匡胤的皇帝地位。赵匡胤顺利登上皇位,改国号为宋,定都开封,这标志着宋朝的正式建立。
(三)兵变结果:建立宋朝
政权平稳过渡
赵匡胤登上皇位后,为了稳定新政权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他先对后周旧臣进行了安抚,保留了后周部分官员的职位和待遇,让他们在宋朝继续任职。这显示了赵匡胤的宽容和智慧,避免了大规模的政治清洗和政治动荡。同时,他还对新政权内部的官员进行了调整和任命,让自己的亲信和部下担任重要职位,确保了政权的稳定。
宋朝的建立对历史的影响
赵匡胤建立宋朝,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,为中国历史的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。宋朝的建立,为中国的经济、文化、科技等方面的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,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展。
三、定鼎宋朝后的举措
(一)巩固政权
加强中央集权
()军事方面
-杯酒释兵权:赵匡胤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,巩固自己的统治,采用了一种非常温和而巧妙的方式解除了石守信等将领的兵权。他设宴邀请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饮酒,在酒酣耳热之际,赵匡胤对他们说:“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,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。但是做皇帝也太艰难了,还不如做节度使自在。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!”石守信等人听了,忙问其故。赵匡胤说:“这不难知道,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?”石守信等人听出了赵匡胤的话外之音,纷纷表示愿意交出兵权,回家养老。于是,赵匡胤赏赐给他们大量金银财宝和土地,解除了他们的兵权。这一举措消除了武将拥兵自重的隐患,使中央对军事力量有了更有效的控制。
-改革军事制度:赵匡胤实行更戍法,让禁军将领定期轮换驻地,士兵也经常调动,从而达到兵不识将、将不识兵的目的。这样一来,将领与士兵之间的感情难以建立,可以有效防止将领私自拥兵叛乱。同时,他还对军事编制进行了调整,加强了对军队的管理和监督。例如,设立殿前司、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三个机构,分别统领不同的军队,相互制约,确保军事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。
()行政机构方面
-加强三省六部的职能:赵匡胤对三省六部的职能进行了调整和加强。他提高了三省六部在行政决策、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地位和权力,使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。例如,中书省负责决策,门下省负责审议,尚书省负责执行,三省之间相互制约,共同为皇帝服务。
-削弱地方权力: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坐大,赵匡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地方权力。他在地方设置通判,与知州相互牵制,监督地方政务。通判有权直接向中央汇报地方情况,对知州的权力形成了有效的制约。此外,他还对地方的财政、司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,将地方的财权和司法权收归中央,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。
稳定社会秩序
()安抚后周旧臣
赵匡胤为了稳定新政权,对后周旧臣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措施。他保留了后周部分官员的职位和待遇,让他们在宋朝继续任职。这些官员在后周时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权力和威望,赵匡胤通过安抚他们,避免了他们对新政权的抵触和反抗。例如,范质、王溥等后周旧臣在新政权中继续担任重要职位,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对宋朝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()改善民生
赵匡胤深知民生问题是国家稳定的基础,因此他推行了一些改善民生的政策。他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,鼓励垦荒,让农民能够安心从事农业生产。在商业方面,他采取措施促进商业的展,放宽对商业的限制,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。例如,他下令减免农民的部分赋税,开放了一些市场,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展。这些政策的实施,有助于稳定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,缓和阶级矛盾。
(二)统一战略的规划与初步实施
南征北战的总体战略布局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2kzw.com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