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第九重天是什么意思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13章 所谓无题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无识水。
    ······无识水是什么东西?
    王逸继续向下看:
    ——无识之水,泗河东流。非痛心者,活水无声。
    这又是什么意思?
    上下两句的主语分别是无识水和人,上句讲无识水流向泗河以东,下句讲的是人听不到水流的声音······河水流动却听不到声音,这怎么可能呢?
    等等······
    他似乎想到什么,也许还真不一定。
    说到‘水无声’,王逸想起一诗词:
    远看山有色,近听水无声。
    春去花还在,人来鸟不惊。
    这是王维的《画》,小学每个人都背过。
    那时候的诗词解析里教过,这诗的背景是王维在赏析一幅画,这幅画他从远处看能看到山的色彩,走近之后由于是画,所以王维并不能听到画中溪流的流水声,但他却对画中的溪水见以为真,从侧面表现出了画的传神。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了但是花朵没有凋谢,诗人走近画卷,人与画处在两个世界,画里的鸟也不会因为怕人而飞走。
    书本解释是这么解释的,这勾起了王逸儿时的回忆,他那时向来对古诗的释义喜欢和教材对着干,关于这诗的解读,他当初也极不认同。
    那时候,他为什么不认同来着······
    恍惚间他觉得这好像很关键,但是越是努力回溯,王逸就越是感觉脑袋像要炸开,碎片化的记忆扑面而来,却像是羽毛一样想抓却抓不住,只是让人更加焦虑。
    王逸刷了一遍脸,心中暗示自己:我可以的,我可以回想起来。
    一直以来,在大流的诗篇创作里,一直都是水主动、山主静,然而,在王维的诗词里却刚好反了过来。
    按照书本上的解读,正因为这诗写的是一幅画,画里的一切不会变化,所以才会‘近听水无声’、‘春去花还在’、‘人来鸟不惊’。
    后三句诗词明显秉持着一个相同的描述逻辑,即‘因为这是一幅画’,所以才会‘这样这样’:
    因为是画,当你走近了,活水却听不到声音,因为是画,没有四季变换,所以花过了春天依然盛开······
    王逸突然间有灵光一闪而过,他想起来了,想起来小时候的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执拗的不接受这种解释
    ——如果整诗都沿用这个逻辑,那么第一句也应该遵守这个逻辑,
    因为是画所以怎么样怎么样。
    可是,第一句却偏偏说不通。
    “因为是画,所以从远处看,山也是有颜色的。”
    不对,即使不在画里,自然界的山也是会有颜色的不是吗?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2kzw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