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猪肉西施作文800字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o6章 走向全世界的蚕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唯有从陆路来的西域商人们,还往返于西京这条商道上。
    西域各国与邶国最传统的官方贸易形式为:“朝贡”与“回赐”。
    最初一百多年,往来次数繁多,贡赐规模巨大。
    但随着邶国国力渐弱,这种官方贡赐形式大部分都取消了。
    民间贸易仍旧持续着。
    流放队伍就在西京城外的驿站中,与一行西域商队偶遇。
    这是一支看上去很成熟的大型商队,有一百余人、两百多匹骆驼。
    驿站里的驿丞,望着西域商人们那骆驼身上载着货物的箱子,羡慕到口水直流:
    “他们来的时候也带了这么多货物,李氏商行做完这一桩买卖就够吃三年的了!”
    有个性子活泼的官差闻言接话道:
    “驿丞大人,李氏商行还能与西域商人做买卖呀?都买些甚?卖些甚?”
    官差这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,成功取悦了驿丞。
    他摇晃着脑袋,显摆他的见识:“李氏商行自然是取得朝廷许可,才与西域商人通商的。
    你问买甚啊?
    西域诸国有好马、骆驼、羊、玉璞、梧桐碱、硫磺、来蛮石、青鼠皮、貂鼠皮等等。
    至于卖给西域行商的,好东西那就更多了!
    什么纻丝、青花瓷器、铜铁器、印花布、缎绢、水银、雨伞之类的。”
    他没有提茶叶,是因为茶叶还属于邶国官方控制的贸易产品。
    以茶换马匹,年年都进行着。
    提到卖去西域的好东西,驿丞还道:
    “咱们邶国的锦缎丝帛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,听说运回西域的价格比在西京城能贵上十倍,甚至能当货币使呢。”
    官差们听了这话,与有荣焉。
    岂料,那个离他们不远的西域商人领队,还是个汉语百事通。
    他笑着冲大伙儿行了个拱手礼,带着异域的腔调用汉语答道:
    “非也,非也!东汉明帝时,西域的鄯善国就已有学会了栽桑养蚕。到了南北朝时期,天山以南的高昌、龟兹、疏勒也会纺织丝锦了。
    昭武九姓中的安国也是丝绸的重要产区,在唐代,粟特人做织锦也十分有名。销售范围曾北达挪威,南至拜占庭,西达波斯。
    随后,唐朝的养蚕缫丝技术也传入波斯、大食等国”
    众人惊得下巴都快要掉地上了。
    原来,桑蚕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走出了国门,走向了全世界!!!
    西域商人接着又道: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2kzw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