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茶陵客家人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十八章 勇闯原始利民村(第4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还有一个客家人的事也值得说说。
    我在亲戚家吃饭的时候,有人说起了一个人,他姓郭,以前伪造假币判刑,现在在搞工艺品。
    我虽然搞新闻报道,但也写纪实稿。
    当年纪实稿火遍大江南北,《知音》、《家庭》等杂志需要大量的纪实稿,并且是千字千元。
    非常高了,一篇六千字的纪实稿就有六千元,而我当时的工资只有几百元,自然,我加入其中。
    现在听到这个信息,我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    在姐夫尹观华的带领下,我采访了郭先生。
    采访很顺利,他向我介绍了有关情况,回长沙后,我只用一天时间就写出了初稿。
    我的目标是《知音》,结果不顺利,二审拍死,后来在《高墙内外》杂志表了,但影响力太小,几乎没有水花。
    我自然不甘心,又联系了《湖南广播电视报》,可惜它是一星期出一期,稿件已经排到二个月后。
    我又联系了《三湘都市报》,它有一个特别报道,专门纪实稿。
    结果第二天稿件就出来了。
    反应很强烈,尤其是在客家群体中引起了许多议论。
    很多人对郭先生热嘲冷讽,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
    在一些人的唆使下,他向《三湘都市报》写了一封信,要求对新闻报道进行更正。
    当然,郭先生做事还算光明磊落。
    他把这封信抄写了一遍,寄给了我。
    我看后有点不依为然:
    一是反映的事,真不是事。
    二是《三湘都市报》不会自己打自己的嘴巴,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话,绝对不可能更正。
    事实上后来也是不了了之。
    但有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,郭先生却轻易地放弃了。
    此稿出来了,引起了湖南卫视的注意。
    他们当时有一个晚间报道火遍全国,节目组通过我,找到他,希望报道,却被他拒绝了。
    节目组的编导找到我,希望我去做工作。
    编导当时说,在我们这个节目打广告,一秒钟是7万,我们报道他会有一分多钟,价值五百万以上,我真不理解,他为什么拒绝?
    我马上跟郭先生讲了情况,但仍被他拒绝。
    他的理由是,我认为我的作品还不满意,所以不报道。
    其实,这就是郭先生理解上的误区。
    艺术不艺术是没有固定标准的,要走向市场必须需要名气。
    一个名星卖自己写的书法,在我眼里真的不入流,还不如客家人写的字,但人家有名气,几千块一幅书法作品一样卖得火爆。
    郭先生有所不知的是,电视台的节目是相互联动的。
    湖南卫视的节目会放到其它台播,同样其它台的节目也会放到湖南台播。
    可以说,郭的节目会在全国各地播,同时中央电视台也可能会介入,因为这样的事在全国还是比较少见。
    可惜,太好机会就这样丧失了。
    不然的话,他现在应该是千万富翁了。
    当然,仅是猜测,也有可能不是真的。
    但我感到机会还是不能丢。
    一个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机会,包括成名财的机会,但你不抓住,有可能就会错过一辈子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2kzw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