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黄巢的墓在哪里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十九章 澄迈民情(第3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李景让听罢,勃然色变,怒道:
    “地方有这等蛀虫,我大唐如何中兴!”
    随即,他又略带不满地转向黄举天:
    “举天,你又何必自污人格,行索贿济民之举?”
    显然,他看得出黄举天找陈家索要两百贯,是为用于治瘴;
    又对黄举天不与自己商量便擅自行事,平白玷污了清誉感到不悦。
    黄举天目光灼灼,身躯挺立:
    “先生,世道沉沦已久,若一味顾惜名誉,难免事事无成。
    “陈家的钱财本就取之于民,今为改善民生,用之于民也是理所应当。
    “且听了先生的详述,举天以为,找陈家要的,怕是远远不够!”
    李景让见青年如此执着,也不好再批评。
    他此次被贬,正是因为失了为官的初心,卷入结党倾轧,才自请下放。
    黄举天是他极为看好的英才,日后必能成为大唐的栋梁,所以他才会下意识地出言指责,担心他走了歪路。
    可细想之下,李景让不得不承认,黄举天此番行事,看似大胆冒险,实则张弛有度。
    短短几日内,不仅同时争取到了郑、陈两家的配合,还成功解决了钱粮难题。
    这般手段与魄力,即便是换做自己,短时间怕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。
    念及此处,李景让轻叹一声,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:
    “你心思缜密、谋略过人,倒是老夫多嘴了。”
    黄举天连忙恭声道:
    “举天不敢当。若非先生老成持重,想出借信息差误导郑家的妙计,举天今日主理县衙也不会如此顺利。”
    李景让从政多年,深谙官僚系统中消息传递的门道。
    公文邸报上只会记载人事任免与重大政务,诸如科举舞弊、宰相徇私之类的“八卦”,绝不会出现在上面。
    当然,像刺史之类的地方高官,或是出身大族的贬官,尚能通过私人信件获取一些隐秘消息。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二十九章澄迈民情(第22页)
    只是,琼州岛距离长安四五千里之遥,莫说是今科状元是谁,即便是皇帝换了人,此地官僚也必是最晚得知。
    这种地理上的隔绝,使琼州在客观上成了消息闭塞之地。
    李景让亲自登门拜访刺史府后,更现崖州刺史与琼州刺史,素来对政务“放手不管”。
    这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——
    通过言语暗示与精心设计的信息差,让郑家误以为李、黄二人背景深厚,不可轻易得罪。
    “分明是你这竖子的主意。”
    李景让摇了摇头,半点不想接黄举天给他戴的高帽。
    他既知黄举天的聪明才智,亦不愿让其过于自负。
    “只是,你这两条计策,最多只能作用一时。
    “倘若日后郑家找到关系,打听清了我等来路;
    “亦或两月治瘴期满,陈家质问我等何时调任,你又当怎样应对?”
    黄举天正打开衣柜,为李景让取出干净的常服,头也不抬道: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2kzw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